湘潭市雨湖区吹遍文明殡葬新风

4月2日,湘潭市雨湖区召开殡葬改革工作推进大会,总结近年来全区殡葬改革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务。会上,12个乡镇、街道向雨湖区政府递交《2018年度殡葬改革管理目标责任状》,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文明殡葬共识,将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狠抓落实,掀起殡葬改革工作新高潮。

近年来,雨湖区紧紧围绕“顺体制、打基础、强服务、革陋俗、惠民生”的殡葬改革总体思路,坚持“由上至下,疏堵结合”,坚定不移地推进殡葬改革。为了破除陋习,做好正确引导,雨湖区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殡葬改革系列专题报道,开展集中宣传周和宣传月等活动。率先将《雨湖区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法规政策学习纳入全区主题党日学习活动。清明节期间,免费开展鲜花换鞭炮活动,每年免费发放菊花5千多支,营造了文明、低碳祭扫的良好氛围。全区80%的乡镇(街道)实现无炮治丧。

湘潭市雨湖区吹遍文明殡葬新风

雨湖区楠竹山镇离中心城区较远,居民多为江南公司的职工和家属,江南殡仪馆属该公司管辖,禁燃工作一直收效甚微。2017年以来,雨湖区以推进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分离为契机,就相关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移交问题加强与江南公司的沟通,双方在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其中,关于殡葬设施管理方面,经协商自2018年3月1日起禁止在殡仪馆内燃放烟花鞭炮,这为推进殡葬改革、整治陈规陋习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平时我们通过主题党日、党员大会、文化墙等方式积极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文明殡葬,逐渐让群众形成了文明办丧观念。本次殡仪馆内禁止燃放烟花鞭炮马上就被居民群众接受,前几天永丰社区居民杨某去世后,家属没有燃放鞭炮、抛撒纸钱,而是用鲜花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楠竹山镇永丰社区负责人说。

“2018年清明节期间,我区将迎来祭扫高峰期。前期我们通过横幅、宣传台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殡葬改革宣传,并印发《2018年雨湖区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发放倡议书和宣传册上万份,大力倡导文明、安全、科学、节俭、绿色的祭祀方式,让文明殡葬进一步深入人心。”雨湖区民政局局长周伟波透露。

丧葬费用到底高不高?湘潭城乡殡葬负担调查

每年清明节前后,有关殡葬负担的话题就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不少市民直呼现在的殡葬负担让人“死不起”。湘潭城乡殡葬负担到底怎样?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农村:争了“面子”,“伤”了票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一场葬礼花费10年收入。”今年清明节前夕,新华社的一则报道引发热议,湖南邵阳的曾女士为父亲操办葬礼竟然前后花了40万元,而夫妻俩一年的收入仅有4万元,一场葬礼花销相当于一家十年的收入。

唐女士老家在湘潭县中路铺镇农村,母亲日前因患癌症治疗无效去世。唐女士父亲召集子女三家开会,预算葬礼开支,列出了一个长长的清单,粗略一算,费用达六七万元。而一个乡亲透露,六七万元在如今乡下只能算是最普通的了,一般花费都需8万至10万元。

农村葬礼花销究竟包括哪些?在唐女士父亲列出的清单上,记者发现,酒席和烟的开支占了大头。经过风水先生测算,唐女士母亲须在家停放10天才能出殡,其中真正操办只算第一天和最后两天,但三天时间每餐酒席平均按12桌计算,3天保守估算在50桌左右,按400元/桌计算,仅酒席就要20000元;而农村办丧事,烟是必需的,而且一天得发好几轮,尤其请乡邻帮忙做事都得发烟,因此初步估算需要3箱烟,以精白沙烟算,3箱烟就需要11400多元。其它就是葬礼法事,烟花鞭炮估算10000元,请道士作3天法事4800元,请风水先生看坟场、测出殡日子800元,请人扎“灵屋”等3000元,请西乐队4500元,放电子礼炮1000元,厨师工资1000元……算起来又是近3万多元。唐女士父亲说,这还不包括棺材、寿衣、纸钱、香烛、挖坟等开销,算起来,一场葬礼随随便便就要花10万元。

唐女士说,好在兄弟姐妹多,平摊下来还勉强能够承受。

城市:补贴较多,负担较低

相比农村,城市居民的殡葬负担又如何?

市殡仪馆公墓管理科的谭佳明主任告诉我们,目前市殡仪馆公墓资源已近枯竭,多数几千元至1万元左右的公墓已销售一空,目前少数位置较好的墓位价格在2万元以上,但市殡仪馆开发了1790多个节地生态的壁葬墓穴(格位),价格都在4000元左右。按2万元一个的合葬墓位算,平摊下来,单人墓位需1万元左右。

湘水缘是我市新开发的一个公园式陵园,该陵园有关负责人透露,从最初建设陵园开始,公司就秉承人人平等的理念,不开发高价墓、豪华墓,中档墓穴价格都在2万元左右,包括为逝者举行追悼服务、购买墓穴,3万元基本可以搞定。同时陵园推出了更多符合绿色、节地、生态理念的墓穴,如壁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消费更加大众化,更加亲民。

除了墓价外,市民反映最为强烈的当属殡葬服务收费问题。在市殡仪馆公众开放日座谈会上,市殡仪馆出具的一份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公示单上显示,我市殡仪馆提供的殡仪服务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政府定价项目,包括遗体火化、遗体接运,两项按最高价格计算仅1010元;二是政府指导价项目,如正常遗体存放、正常遗体整容,悼念厅租用、遗体接运延时费、花圈租用、电子鞭炮、寿衣、骨灰盒等。骨灰盒最低价在百元以下,普通的在200-400元左右。三是市场调节价项目,如乐队、充气拱门,鲜花布置等,项目分得很细、价格定得很具体,市民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记者按一整套服务的最高价格粗略计算,总体费用大约在2万元左右。因此以上3项殡葬费用大约在25000元左右,再加上2万元的墓穴,总支出在45000元左右。

45000元,对城市居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我市部分企业职工还享有一定的补贴。江麓集团一位负责职工殡葬事务人士透露,从2006年开始,江麓撤销殡仪馆并成立殡葬队,江麓平均每年要为职工办理丧事大约200户,最多达240户,由于市殡仪馆与江麓有合作,对江麓职工给予了一定优惠,以及企业对职工在殡葬方面有补贴,因此职工殡葬负担并不重,个人所出费用最高约12000元左右,平均一般在3000-5000元左右。湘钢集团负责殡葬事务的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除去职工去世后的工资补贴和企业殡葬补贴,职工的殡葬负担确实不算高。

企业职工有补贴,普通市民又当如何?市民政局和市殡仪馆有关负责人透露,早在2013年我市就出台了《湘潭市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实施办法》,其中规定对具有湘潭市户籍,死后按殡葬法律法规火葬,未享有国家或单位丧葬费补助的城乡低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经公安机关确认的无名尸体,实行6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免,今年更将扩大到全市所有无丧葬补助的火化居民。6项费用具体包括普通殡葬专用车遗体接运费、3日内普通冷藏柜遗体存放费、平板式普通火化机遗体火化费、一个普通卫生纸棺、一个200元以内的普通骨灰盒、一年以内骨灰寄存费,6项费用总计大约在2000以上。同时我市民政部门组织几大公墓单位推出了免费公墓政策,针对城乡低保、城市三无、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愿意进行公益生态墓葬的提供免费公墓。因此经民政部门认定,困难家庭的殡葬费用最低只需2元,即为死者办一个火化证的工本费。

同时,我市各县(市)区、园区出台了一系列殡葬惠民新举措。湘潭经开区出台措施,对九华户籍并在殡仪馆集中治丧、实施火化的两类去逝人员家属实行补贴:对于国有公职人员,除按国家政策享受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外,再一次性给予5000元补贴;辖区内已征拆或未征拆村民死亡后,对死亡人员进入合法的殡仪场所开展治丧活动的,给予10000元/例补助,对死亡人员火化并进入经合法程序设立的公墓安葬的,给予20000元/例的补助。湘潭高新区对符合条件的去逝人员家属,根据殡葬方式给予补贴,其中入葬公墓的按8000元/例标准补贴,生态安葬(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江葬、抛撒)按5000元/例补贴。昭山示范区对符合条件的去逝人员的家属按8000元/例的标准给予补贴。这些惠民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居民的殡葬负担。

观点:摒弃陋习,厚养薄葬

参加殡仪馆公众开放日的多数代表认为,“死不起”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殡葬“传统”形成了一种让人难以改变甚至无法抗拒的社会风气、社会氛围。

在农村为母亲举办一场丧事,唐女士等兄妹认为,葬礼上请西乐队,一些曲目并不合时宜,甚至一些流行歌曲大行其道,把庄严、肃穆的葬礼变成了一个派对,而且费用太高,可以不请。但是乡里长辈却认为,农村95%的人家办丧事都请了西乐队,你不请就“掉格”了,别人会在背后议论。同样,在农村办丧事,办的酒席、发的烟、放的烟花都有人比较,都会被乡亲品评一番。母亲去世,本来是令人悲伤的事情,却要做给活人看,堵活人的嘴,赚活人的夸赞,换回活人的面子,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唐女士表示,要降低农村殡葬负担,根本在于改变这种带有迷信的殡葬传统,真正移风易俗,形成一种“厚养薄葬”的风气。

而在城市,殡葬负担最大的一块是墓地开支。市殡仪馆的有关人士透露,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入土为安,需买墓地,让后人有一个凭吊先人的地方,因此多数陵园推出的壁葬墓穴(格位)并不受欢迎,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形式未被广泛接受。公墓用地是有限的,随着公墓用地越来越紧张,可供应的公墓越来越少,公墓的价格势必越来越高,如果新型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被接受,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墓位成本将大大降低,市民的殡葬负担也将随之降低。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申知认为,入土为安并不是一定得把先人埋在土里,而是应该理解为让先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来自于大自然,最后归于大自然,因此树葬、花葬、海葬等形式都可以认定为入土为安。在殡仪服务方面,政府定价项目和政府指导定价项目都是低成本运营甚至亏本运营,而市场调节价项目,很多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市民完全可以量力而行。

“死不起”是多虑了 湘潭丧葬费用最低不到4000元

□ 五保户等四类人群可享受1830元的政府补贴,实际费用只需3920元

□ 壁葬等更为节约国土资源的殡葬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湘潭在线4月4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唐岱 )清明将至,又到了祭祖扫墓、缅怀已故亲人的时刻,网上民众“死不起、埋不起”的自嘲也是频见报端。那么这种言论在湘潭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4月2日,我们对全市各大陵园的殡葬服务展开调查。

墓位价位选择自由

1万余元到13万余元不等

在所有丧葬费用中,购置墓地占了大头,那么我市墓地现在价格情况如何?我们从市民政局殡葬监察执法大队得知,我市具有省民政厅审批资质的经营性公共墓地主要有天福陵园、福寿陵园和湘水缘陵园,其中福寿陵园的墓地基本已售罄,天福陵园、湘水缘陵园墓地充足,两者中又以湘水缘陵园的价格略高。

当天上午10点,我们首先来到位于湘潭县杨嘉桥镇的湘水缘陵园,从陵园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湘水缘陵园建成于2007年,计划开发墓地1200余亩,如今已建成墓地400余亩,墓位价格从12800余元至130800万余元不等。

以新修建的高档墓区“和锦苑”为例,所在山坡上下共有30余层墓地,按照墓位造型和所处层高又分为ABCD四个区,其中山坡最下方的A区墓位售价为58800元起,此后每往上递增一层价格都会有上扬,山坡最顶端的墓位价格为130800元。

工作人员表示,“和锦苑”的墓位价格最高,是因为其所在山坡坐西朝东,日照充足、视野开阔,这里的墓位背山面水,前面还有一条龙型绿化带,从风水上说是墓葬佳地。而最便宜的墓区虽然一个墓位仅要12800元,但地处平地、墓位面积工艺稍次,因此家境稍可的都会选择更好的墓区。

当天下午2点,我们又来到带有公益性质的天福陵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价格最低的单墓位10850元、双墓位19800元,价格最高的单墓位30000余元、双墓位11万元。除此之外,天福陵园还提供壁葬、树葬、草坪葬等更为生态环保的墓位。

享受补贴

最低丧葬费用不到4000元

中国人讲究“身后事”,往往丧礼流程复杂、名目繁多,那么在我市一个人从去世到安葬到底会需要多少费用,是否会存在“死不起”的可能呢?对此,从事殡仪服务行业多年的湘潭市殡仪馆工会主席申知表示,网友“死不起”的言论实际上并不属实。

申知表示,在我市范围内,五保、低保、特困、岳塘农村人口四类公民在过世后享受政府补贴,这一部分补贴包括抬运20元、消毒防疫20元、遗体火化400元、接运150元、骨灰盒200元、环保纸棺248元、三天冷藏648元及一年的骨灰寄存费144元,共计补贴1830元。除去政府补贴,只需自付在殡仪馆内主持追悼会的1120元及壁葬的2800元。“也就是说,这四类公民享受政府补贴后,从去世到安葬实际费用只需要3920元!”

那么普通市民过世后的全套丧葬费用最低是多少呢?申知表示,如果选择壁葬的话,全套丧葬费用也不超过6000元。如若选择传统墓位,费用也不过16000余元。“就算是各项丧葬服务规格再高一点,也不超过2万元!”

我们在湘潭市殡仪馆的走访中,大部分市民认为,我市墓位的价格区间符合湘潭经济水平,整体丧葬费用也较为合理,仍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厚养薄葬”的观念渐入人心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相较老一辈讲究的“入土为安”、“风水堪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对丧葬的形式表现得更为洒脱,壁葬(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这种更为节约国土资源的方式也逐渐在我市推广开来。我们在天福陵园的壁葬区看到,从2006年天福陵园推行壁葬以来,目前2000余个壁葬墓位中已有300余个售出或已下葬。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壁葬这种形式,但树葬和草坪葬还无人问津!”天福陵园工作人员介绍,所谓树葬,是将逝者骨灰埋入树葬区,草坪葬就是将骨灰埋入花草下,其价格是普通墓位的1/5到1/10,是目前更为环保的一种生态葬法。“老人在世时,儿女好好孝顺,远比‘风光大葬’要来得实在,相信不久后湘潭也会逐渐接受这种生态葬!”工作人员说。

湘潭召开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会议

今天上午,湘潭市召开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动员全市上下强力推进殡葬工作,促进殡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邓磊,市领导赵文彬、潘爱民、向敏、谭岳出席。

近年来,湘潭市殡葬改革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殡葬设施进一步完善,殡葬惠民进一步落实,殡葬秩序进一步规范,殡葬习俗进一步革新。先后下发了《湘潭市殡葬管理办法》等10个政策文件。投入1.3亿元,对市殡仪馆进行改扩建,现代化的殡仪馆新管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城乡低保、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施基本殡葬费用全免制度,每年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150多万元。

邓磊指出,湘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全市上下敢于直面矛盾、直面短板,一步一个脚印落实省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在制度设计、设施建设、殡葬惠民、文明殡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增强殡葬改革的信心,不断推动殡葬事业迈上新台阶。

赵文彬指出,殡葬改革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为殡葬改革事业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市民转变殡葬观念;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整治乱设灵棚和豪华墓地,推进全市殡葬改革工作。

殡葬乱象非治不可!湘潭18座“活人墓”被拆除

雨湖区姜畲镇协同区民政、农林、城管、公安等多个部门,出动70余人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拆除了该镇跃进水库旁棋盘村山林中违法修建的18座活人墓,坚决刹住建造豪华墓、“活人墓”歪风,推进殡葬改革。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棋盘村紧邻跃进水库,山地植被茂密,风景秀丽,绿茵深处却隐藏着不少“活人墓”,每座占地至少10多平方米,全部用水泥砖块硬化。据了解,这些墓既有本地村民修建的,也有外来居民买地建造的,墓的主人都还健在。

执法人员介绍,根据《湖南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有关规定,允许土葬的单人遗体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4平方米,多人遗体合葬,每增加1人,可增加用地2平方米;安葬2人以下骨灰的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禁止建造永固性墓穴;禁止建造活人墓。

行动之前,姜畲镇政府已在山上悬挂横幅,宣传生态殡葬改革,引导群众自觉树立文明丧葬的新风尚,后续有关部门还将加大巡查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湘潭市扩大殡葬补贴范围 对这类居民全免六项基本丧葬服务费

近日,湘潭市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 2019 年清明节祭扫工作部署会召开。副市长刘永珍参加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今年湘潭将对所有无丧葬费用补贴的亡故后火化的湘潭户籍居民实行六项基本丧葬服务费用全免以及基本套餐包干服务。

2018 年,湘潭市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贫困重点优抚对象、实行火化的农村居民实行六项基本丧葬服务费用全免,减免和奖补费用达到 388.6 万元,较 2017 年增加了一倍。通过多措并举,全市殡葬秩序明显好转,火化量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12.8%,整体火化率提高了 3 个百分点。

会议审议通过了两项殡葬惠民措施。今年,湘潭市扩大补贴范围,对所有无丧葬费用补贴的亡故后火化的湘潭户籍居民实行六项基本丧葬服务费用全免,对湘潭户籍居民亡故后在殡仪馆治丧的实行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2880 元包干。惠民包干组合服务项目包括遗体接运费、72 小时遗体冷藏费、遗体火化费、普通卫生纸棺费、500 元的骨灰盒、一年的骨灰寄存费、12 小时普通守灵厅租赁费、100 平方米悼念厅追悼服务费(含横幅挽联、花圈挽带、司仪等费用)。